5.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加大力度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我市2013年出台了《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1-2020)》,明确规划70块养老设施用地,为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业用地预留了政策空间。以“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养老院31家,其中公办22家、民办9家,养老总床位8359张。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提供扶老、助残、育幼、便民等服务)、社区星光老年之家(主要供老年人开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等活动)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看护、配餐就餐、健康护理、复康运动、心理咨询、康乐社交、就医购物等综合性服务)。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社区服务中心646家、社区星光老年之家91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1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100%。
6.社会活力充分激发
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市获批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在创新建立养老服务多元化社会化供给机制、培育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全力推动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养老服务产业质态提升。以老年金融服务、老年产品用品、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涌现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快推进形成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原特区外街道敬老院社会化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通过公办民营、公办联营等模式,在3家街道敬老院开展了社会化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市民政局研究拟定街道敬老院改造实施方案,将街道敬老院改造为证照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良、管理有效、服务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改造后的街道敬老院面向社会老人提供服务,优先为“三无”、“三失”和“高龄”等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护理、康复、心理疏导、娱乐等养老服务,成为我市提供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二)“十三五”养老服务业面临的形势问题
“十三五”时期,我市老年人口总量增长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空巢独居老人等养老服务重点对象将明显增加,养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更加迫切、更加多样。预计到2020年,我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数将从2015年末的25万人左右增加到2020年末的40万人,常住老年人口数将从49万人增加到76万人,深圳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将与自主创新型的企业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化的社会氛围建设和年轻化社会候鸟式养老需求并存。
与新的形势要求相比,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基础条件仍然薄弱,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十三五”时期,一系列矛盾问题将集中凸显:一是第一代来深建设者将同步步入老年,随子女来深居住养老的外地老年人也将大幅增加,候鸟式养老特点突出,全市养老存在“断崖式”养老压力;二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三是养老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四是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多人等候,民办养老机构因为条件简陋、功能单一而空置率高、门可罗雀;五是专业人才短缺,导致服务主要以生活照料为主,缺乏康复理疗、营养保健、精神慰籍等专业服务,由于行业流动性大,养老护理员总体上持证上岗率未达到80%的指标要求;六是虽然建立了政府、社会和市场分工制度,但社会和市场配置资源效能发挥不显著,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不足,市场化运营机制不健全,养老服务业迟滞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排头兵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为导向,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和多层多样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养老服务供应商,加快转变养老服务方式,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成为全市经济新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驱动、创新引领;
强化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推动公办养老机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营造公平、开放、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经验,探出新路,提供示范。
2.坚持保障基本、统筹发展;
统筹区域养老服务资源,促进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健全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着力保障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养老服务。通过创新运行机制,扩大基本公共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提升保障水平。
3.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
以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促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协调发展、联动发展。消除各区发展差距,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区之间养老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化、内容规范化、手段信息化、人员专业化,同步提升养老服务业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
4.坚持重实促效、合力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狠抓推进,聚焦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紧盯重点问题实现集中突破。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总结提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好舆论引导,凝聚全社会共识,形成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继续建设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建立健全智能化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协调管理、督促检查、服务连通等多方面功能,提高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养老服务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把养老服务业打造成为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积极探索异地养老、医养融合模式,打造养老金融创新平台、养老服务教育培训平台、高科技老年产品研发制造平台、老年用品展示营销平台、养老服务标准规范创制平台、新型现代化养老文化体系。到2020年,将我市建设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产业质量规模领先、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社会活力充分激发的“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全市每千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全面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我市养老事业、养老产业互动发展、并重发展。实现推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
版权所有: 广州市普粤财税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05080835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159号富星商贸大厦西塔17楼D单元 邮政编码: 5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