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6-09-28 11:57:47 点击率: 5335
有时,企业的营运能力比率数字分析起来令人满意,各种比率也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但是,其财务状况实际上却没有这些指标所表示的那么好。企业“资产质量”有两层含义:
(1) 资产的物理质量。资产的物理质量主要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和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资产的物理质量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是显然的。如果有两个拥有同样数额资产的企业,但一个企业资产近年来购置的,另一个则是若干年前购置的。那么,它们的营运能力状况一定存在差别。但是,在以数量化信息为主体的财务会计报告中,这方面的信息非常缺乏。我们在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通过“固定资产原价”和“累计折旧”的比较,可以得到有关企业资产新旧程度的一些情况。至于其他方面,无论采用原值还是净值都无法得到资产的真实状况。
(2) 资产的结构质量。这里的结构是指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对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企业各种资产必须分配合理,配套运作,总体资产的效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否则就会出更“木桶效应”,即某项资产成为企业整体发展瓶颈,其他资产也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某一阶段的经营过程看,企业的资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都应该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这种合理的资产结构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活跃程度或规模的反映,所以,相应的比例过高或过低,都说明企业资产结构质量不高。例如,总资产中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重,如果固定资产比重过高,就会削弱营运资金的作用;如果固定资产比重偏低,则说明企业缺乏发展后劲;如果流动资产中的结算资产太高,则产生不良资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资产结构质量,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比例的计算来判断,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比例算高,什么样的比例算低,某一个项目的变化幅度达到多大就属于“例外”,需要财务分析人员的职业判断,要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和相关背景比较了解,对企业内部经营过程比较熟悉,这样就可以比较迅速地获得正确的结论。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进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时,有必要对资产的真实质量进行评价。例如,对于应收账款的质量,可采用账龄分析法将某一特定日应收账款的余额账龄加以归类与分析。还要对债务人的构成进行分析,这可以从债务人的区域构成、所有制构成、债务人是否关联以及债务人是否稳定等方面分析。通过分析,结合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重新评估企业应收账款的营运能力,从而把重点放超过信用期的客户,以确定拖欠款项的最长期限以及对超过信用期的客户的信用进行分析,根据期限长短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对存货的物理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初步确定企业存货的状态,为分析存货的被利用价值和变现的价值奠定基础。固定资产的质量分析,就是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将固定资产区分为具有增值潜力的固定资产和无增值潜力的固定资产,在分析资产周转率时要对固定资产的质量进行评价。无形资产的质量表现在资产自身的变现质量,即在企业对外出售或转让无形资产时,质量较高的无形资产将有较大的变现价值,以及与特定企业有形资产相结合产生较好效益的潜力等方面。
单纯以营运指数值的高低来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仅提供给财务分析者静止与存量的观念,这种概念偏重于数量方面。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性,资产的物理质量与结构质量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产生影响,通常使这种数量指标大小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为此必须结合一些定性标准的应用,全面评价企业各种资产的真实质量,结合周转率等各种指标,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获得对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为此,财务分析者分析企业营运能力,除了要重视数量之外,还要考虑指标的“品质”问题,即影响营运能力的资产的质量问题,分析评价资产的质量对营运能力各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