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综合分析
——更新时间:2006-09-28 01:00:43 点击率: 4744
传统的分析方法忽视了指标之间的联系。各种指标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有着或密或疏的关系,单一的指标分析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既要看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比率和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流动比率或速动比率较高,通常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两项指标越高越好,因为较高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意味着流动资产在全部资产中比例较高,而流动资产特别是现金的赢利能力较低,从而影响企业整体获利水平。所以,如果企业有意在会计期间采用推迟进货、暂时偿还债务而后再借等方法,也能人为地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因此,在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除了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外,还应采用现金比率和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指标。现金比率主要反映流动负债所能得到的现金保证程度,由于现金是偿付债务最终的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无法偿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现金的比例越高,对短期债权来说安全性越强。当然现金比率和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的现金处于附置状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不可取。
( 2 ) 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既要看资产负债率指标,更应关注资产报酬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对负债总额比率指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它说明来自债权人的资金越少,企业自有资金实力越强,还本付息压力越小,财务状况越稳定。但要辩证地看待,在总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率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增加负债,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因此,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首先要把资产负债率与资产报酬率指标结合起来,对于赢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来说,适度举债经营,即资产负债率相对高一些,并非是件坏事。而对那些赢利能力差,尤其是总资产报酬率低于负债利息率的企业,采用低负债甚至是“零负债”的筹资策略也是明智的。
( 3 ) 评价企业获利能力,既要看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更应关注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常用指标,这两个指标都只从数量上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指标,则是从质量方面对企业获利能力做进一步说明。由于权责发生制下确定的企业收入中,大多包含应收账款等资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则难以如期变现,势必导致企业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而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反映了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现金保证,可用以衡量企业收益的质量。
( 4 ) 评价企业利息和股利支付能力,既要看利息保障倍数和税后净利指标,更应关注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和每股现金净流量指标。传统的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有时不能清楚地显示企业支付利息的实际能力。而现金利息保障倍数,则是在传统的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表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流入的现金是因支付利息所引起的现金流出的倍数,通过计算该指标并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既可反映企业支付约定利息的真实能力,又能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在企业无法支付利息费用前就能判明企业现金流量下降的程度。
( 5 ) 综合财务分析既要全面考虑其间的关系,更要考虑其间的关系。例如,分析企业赢利前景时,应当将流动负债率、流动资产率和利润率等指标结合考虑。如果三个指标同时提高,则说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业务,增加了生产,也扩大了利润;如果流动负债率提高而流动资产率降低,但利润率提高,则说明企业的产品销售很好,供不应求,经营形势依然保持良好的局面;如果流动负债率提高,流动资产率降低,利润率降低了,则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恶化,企业将发生资金困难;如果流动负债率、流动资产率和利润率同时下降,则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正在萎缩,企业的赢利前景非常不乐观。
事实上,企业赢利能力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个资金结构极不合理、长短期资金来源和使用极不协调的企业,不可能有较高的赢利能力。例如,企业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支付能力,就需要持有足够的货币资金,而货币资金滞留于支付环节过多或持有时间过长,就产生企业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不充足问题;生产经营投入资金不足,则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受到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和财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忽视财务指标间这种内在的因果联系,试图以单个指标就可对企业的某个方面进行判断和评价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有将多种指标结合起来,凭借其内在因果关系,进行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递进式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准确的分析结论。